广西外院学子三下乡|茉莉香里践青春,助力横州乡村兴

时间:2025-08-01 作者:致达教育学院 来源:致达教育学院

七月的热浪挡不住青春的脚步,7月12日至18日,广西外国语学院致达教育学院和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共同组成“羽翼兴乡”服务团赴横州市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2日上午,广西外国语学院“羽翼兴乡”的队员们在南宁市横州市马岭镇清泉村励志学校举行了“茉莉为媒,青春聚力助乡兴”志愿者见面会。会上,南宁市横州市马岭镇清泉村励志学校相关负责人梁警官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当地茉莉花特色产业及乡村发展概况,勉励大家珍惜实践机会,发挥专业特长,用心服务基层。此外,梁警官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地的村镇情况,对本次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做了对接交流,同学们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表达了投身实践、服务乡村的坚定决心。

午后的阳光依旧炽热,却丝毫没有消减队员们走进田野的热情。一行人来到横州市茉莉花种植基地,化身“助农小能手”,大家蹲在花丛中,认真向当地花农学习茉莉花的种植和采摘技巧:“要捏着花茎轻轻折断,可不能伤到花苞”“盛开的花朵得及时采摘,不然会影响后续产量”。很快,指尖便沾满了花叶的清香,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渗入脚下的泥土,但大家的热情丝毫未减。正值盛花期,花农们每天凌晨就要下地忙碌,队员们的到来犹如一场“及时雨”,切实为农户减轻了采摘负担。

“没想到一朵茉莉花从开花到采收,还有这么多门道。”一位队员擦着汗笑着说。在亲身劳作中,同学们不仅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深意,还从花农口中了解到茉莉花从田间作物到香膏、茶饮、食品等200多种产品的转变过程,真切感受到乡村振兴的强劲脉动——那是从泥土中生长的希望,是产业链上涌动的活力。

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服务青年成长、引导青年投身基层的重要举措,也是地方链接高校资源、服务地方发展的有效实践。广西外国语学院“羽翼兴乡”服务队围绕横州市的“茉莉花”特色产业深入探索,将课堂所学融入乡村沃土,在服务奉献中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一审:陆钰君 二审:马宇鹏 三审:梁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