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凤】留学泰国西北大学 : 在跨文化土壤中绽放的成长之花

时间:2025-06-20 作者:致达教育学院 来源:致达教育学院

当湄南河的晨雾漫过泰国西北大学的钟楼,当课堂上不同语言的讨论声与寺庙的诵经声在耳际交织,这段始于好奇、终于蜕变的留学时光,已在生命里刻下深深的印记。作为一名在泰国西北大学深造的学子,我在文化碰撞与学术探索中,触摸到了世界的另一种模样。

记得第一次走进泰式课堂,教授突然让我们用 “角色扮演” 分析商业案例,当我还在犹豫时,邻座的泰国女生已戴上 “CEO” 的纸帽侃侃而谈。这种 “无边界” 的教学氛围,让习惯了传统课堂的我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书本知识的堆砌,更是思维的自由舒展。

语言曾是横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鸿沟。尽管课程用英语授课,但菜市场的泰语叫卖声、房东阿姨的方言叮嘱,都让我在生活中频频碰壁。为了跨过这道坎,我加入了校园语言角,每周跟着当地同学逛夜市,用蹩脚的泰语讨价还价;在课堂上,我主动申请担任小组汇报的发言人,哪怕发音生硬,也要逼自己把观点讲清楚。三个月后,当我能用泰语和突突车司机聊起曼谷的交通时,突然明白:语言从来不是工具,而是打开文化之门的钥匙。

学术上的挑战更具深度。泰国西北大学强调 “教学学术” 的理念,教授们常带着我们走进清迈的乡村作坊,用田野调查的方式研究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在一次关于泰式丝绸产业的调研中,我和团队成员蹲在染坊里记录植物染料的配方,与织工们同吃同住一周,最终完成的报告不仅获得了教授的好评,更让我懂得:知识的价值在于扎根现实。

这段学习旅程是我人生新篇的起点。愿每一个在异国他乡行走的灵魂,都能在文化的碰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一审:陆钰君 二审:马宇鹏 三审:梁淑辉